为贯彻落实教育部2025年新专业教学标准,全面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进一步增强人才培养的适应性和适配性,2025年6月至8月,智能制造与汽车学院分阶段、分场次联合产业链龙头企业就2025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研讨、课程体系重构、方案论证工作等召开了4次专题会议,会议邀请来自合肥比亚迪汽车有限公司、合肥国轩电池有限公司和蔚来汽车有限公司工程师、人力资源负责人、省级产业教授、职业教育专家、中等职业教育骨干教师等各类人员,学院院长姚庆锋、任远林、盖昊宇以及各专业负责人、骨干教师代表等出席了研讨会、论证会。

在研讨会、论证会上,姚庆锋对来自企业、行业、职业院校等专家的莅临指导表示欢迎和衷心感谢。他强调,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的纲领性文件,是保障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石。他建议,专业群人才培养要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一是要充分发挥“两体两院六融合”产教融合平台载体作用。依托省级蔚来新能源汽车与智能网联汽车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发挥省级蔚来新能源汽车现代产业学院、比亚迪(合肥)现代产业学院优势,整合校企资源,紧紧围绕校企共同编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课程体系等方面开展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编制工作。二是要创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各专业要创新“一体化双导向三形态四联动”人才培养模式,实施中高本“一体化”分类、接续培养。要实施“双导向”培养,服务学生多样化选择和全面发展,拓宽学生成长成才通道。要实施针对性就业导向培养,广泛开展订单培养,服务好产业、支撑好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高人才培养适应性和适配性。要实施校企“四联动”培养,优化资源配置,开展“校企双主体联合、学生双身份联通、教师双导师联袂、产教双资源联接”培养,积极推行面向企业真实生产环境的任务式培养模式,构建螺旋式上升的项目实践教学体系。三是要贯彻国家标准,重构课程体系。专业群人才培养方案要面向安徽,立足合肥,聚焦智能制造、新能源汽车产业,确定典型岗位,绘制能力图谱,建立模块化、菜单式、开放型等新型课程体系。要设置校本特色课程,积极引入蔚来汽车、比亚迪汽车、国轩电池等企业培训课程、真实生产项目、典型工作任务和工程实践案例。
在论证会上,各专业负责人依次就2025级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背景、培养目标定位、课程体系构建、实践教学环节设计、产教融合举措等方面进行了详细汇报。汇报内容紧扣职业教育新标准、行业发展前沿技术和岗位能力新要求,不断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与会企业专家结合各自企业的实际生产运营、技术研发方向及人才需求痛点,对方案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讨和论证,并给出了宝贵意见,合作企业就订单培养提供了大量企业培训资源和技术手册。最终,专家组一致认为,方案定位精准、特色鲜明,符合国家专业标准与区域产业发展需求。
本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工作是我院贯彻落实人才培养方案定期更新工作机制的一次创新实践,是贯彻国家专业教学标准的一次全面改革,是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重要举措,为培养适应未来产业需求的高技能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学院持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撰稿:李兵兵 一审:李兵兵 二审:任远林 三审:姚庆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