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妙笔绘振兴 艺术赋能暖乡情”——安徽工商职业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师生赴长丰县海宝村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发布者:方丹妮发布时间:2025-08-07浏览次数:

盛夏时节,青春飞扬。7月29日-30日,安徽工商职业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在团总支书记赵文卿、辅导员方丹妮的带领下,师生一行10人满怀热情奔赴长丰县双墩镇海宝村,以“‘艺’心赋能,青春筑梦”为主题,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将青春智慧与艺术力量倾注于乡村振兴的沃土。

殷切关怀绘蓝图 红色根脉润心田

活动伊始,海宝村党总支书记叶良华及村“两委”热情接待了实践团队,对青年学子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在随后的座谈中,双方就海宝村的资源禀赋、发展现状与未来规划进行了深入交流。乡村振兴专干王春燕为师生们生动讲述了海宝村的悠久历史、发展变迁,特别是当地深厚的红色文化底蕴。红色历史的滋养,让青年学子在感悟初心使命中,升华了扎根乡土、服务人民的信念与热忱。

田间地头访农情 乡土智慧启新知

实践团队深入基层,走进田间地头。在村干部的引导下,师生们实地参观了生机勃勃的葡萄采摘园和规范化的养殖场,亲身体验了当地的农耕劳作,认真学习了农业生产的常识与文化。通过沉浸式的实地考察与互动交流,同学们将理论认知与生产一线的实践相印证,切实把握了现代农业的运作机理与特色农产品的核心优势,为未来运用专业知识服务乡村产业的创意设计奠定了扎实基础。

巧手丹青焕新颜 艺术点亮新家园

发挥专业所长,扮靓美丽乡村。艺术设计学院的青年学子们拿起画笔,化身乡村“美容师”。他们精心设计,挥毫泼墨,在海宝村的角落创作出一幅幅主题鲜明、色彩亮丽、蕴含环保理念的彩绘作品。这些充满青春气息与艺术感染力的画卷,不仅为古朴的村庄增添了鲜亮的色彩,更传播了生态文明理念,成为一道道靓丽的风景线,赢得村民们的驻足称赞。

遗传承添活力 匠心共筑邻里情

传承文化瑰宝,凝聚乡村温情。实践团队精心组织了“非遗漆扇技艺体验活动”。在学院师生的耐心指导下,村民们兴致勃勃地拿起工具,学习传统技法,亲手绘制独具个性的漆扇。活动现场欢声笑语,其乐融融。这一活动不仅让古老的漆扇工艺在乡村焕发新生机,也让村民们在亲身参与中感受到非遗文化的魅力,增进了邻里情感,丰富了精神文化生活。

挥洒汗水美家园 劳动精神砺青春

弘扬劳动精神,共建美好家园。实践团队师生不畏酷暑,与村民一起投身村容环境整治。大家拿起工具,清除杂草,整理杂物,清扫公共区域。汗水浸透衣衫,笑容却绽放在每个人的脸庞,师生们以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崇尚劳动、甘于奉献的精神内核,为共建整洁有序、生态宜居的美好家园注入了鲜活的青春动能。

艺暖人心送关怀 敬老爱老显担当

心系特殊群体,传递社会温情。实践团队带着浓浓的关爱之情,走访慰问了村里的独居老人。师生们不仅送上了精心准备的防暑清凉物资,还将亲手制作的、饱含心意的漆扇作品作为特别的礼物赠送给老人。大家主动拿起扫帚抹布,为老人打扫庭院,整理家务,并与老人促膝谈心,嘘寒问暖。青年学子以赤诚之心送上关怀与陪伴,让独居老人真切感受到组织的温暖与社会的关爱。

此次暑期“三下乡”活动是青春力量赋能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实践团队将课堂所学与乡村所需紧密结合,用艺术之笔服务乡村振兴,用青春之行传递社会关爱,展现了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为绘就更加壮美的乡村振兴画卷贡献青春智慧和艺术力量。(撰稿:方丹妮 一审:赵文卿 二审:张乐 三审:孔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