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安徽工商职业学院“普育乡风”志愿服务队在太湖县城西乡大龙村开展了系列特色活动。从移风易俗情景剧表演到最美乡音朗诵,再到直播助农技能培训,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让普通话推广更接地气,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力量。

情景剧里话新风 移风易俗入人心
“日子是过给自己看的,不是过给别人看的。节俭点、实在点,心里踏实!”随着剧中陈爷爷的一句台词落地,由团队五名成员共同演绎的情景剧《咱家的 "新老" 故事》迎来满堂喝彩。
该剧以“寿宴风波”“ 病房心里话”“小院新风尚”三幕剧情,生动再现了一个家庭从追求排场到崇尚节俭、从注重形式到回归真情的转变:陈爷爷七十大寿时,儿子想办二十桌高档寿宴撑场面,却被主张“心意比排场重要”的爷爷否定,最终寿宴简办、省下的钱用于家人实用所需;半年后爷爷住院时,一家人领悟到“厚养才是真孝顺”,摒弃大操大办的旧俗;一年后,全家践行简约生活,用实在行动诠释家风真谛。


最美乡音暖人心 优良家风代代传
来自大龙村的七位长辈声情并茂地用普通话朗诵家风主题文章,阐释了家风是长辈言传身教、世代相传的道德准则,宣扬了孝老爱亲、诚实守信、勤俭持家等家风家训,言语中满是对传承优良家风、助力家乡发展的热忱。本活动旨在呼吁村民们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积极学说普通话,将新思想带入新乡村,让优良家风为乡村振兴添砖加瓦。


直播模拟练技能 “抖店”助农拓新路
“家人们看过来!这是咱大龙村的菜籽油,古法小榨,滴滴原香,村里的菜籽油就是这个味......”在大龙村电商服务站,一场热闹的“直播模拟课”正在进行中。志愿服务队结合村民实际需求,针对当地特色农产品销售难的问题,手把手教村民开抖音小店。

志愿者们先进行直播模拟:一人扮演主播,用流利的普通话介绍产品特点、产地优势;一人演示后台操作,讲解如何上架商品、回复评论、设置优惠券。随后,村民们分组实操,从写直播脚本到镜头调试,志愿者全程指导。
此次系列特色活动作为教育部2025年“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活动重点团队系列活动的一部分,通过情景剧、朗诵会、模拟直播等形式,创新性地将普通话推广与精神文明建设、乡村经济发展深度融合。正如大学生志愿者孙韬所说:“我们不仅要教会村民说普通话,更要让语言助力村民传承美德、链接外界、奔向更美好的生活。”在青春力量的赋能下,大龙村正以更开放、更文明的姿态,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稳步前行。( 撰稿:何莹莹、孙韬 一审:何莹莹、孙韬 二审:周丹萍 三审:葛成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