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马克思主义学院召开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进课堂暨《思想道德与法治》集体备课会

    发布者:金孙磊 发布时间:2025-11-07 浏览次数:

    115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在综合楼三号会议室召开集体备课会,专题研讨将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深度融入思政课教学。备课会以本学期开设的《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为载体,聚焦继承优良传统  弘扬中国精神专题内容,以问题链导入为主线进行课堂教学设计,采用同课异构模式,融入党的最新理论成果,共同探索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路径,推动全会精神入耳入脑入心。

    备课会上,汪婷婷老师分享了参加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学展示活动的心得,曾媛媛、常欢、刘婷婷三位教师通过梳理学生“问题清单”分别围绕中国精神是兴国强国之魂”、“为何改革创新是青春远航的动力”的教学内容,构建了层层递进的问题链教学逻辑体系。问题设计环环相扣,既注重理论深度,又贴近学生实际。三位教师通过将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的核心要义与鲜活的时代热点、发展成就相结合,帮助学生理解抽象政治理论概念,构建严密逻辑思维体系有效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与独立思考能力让思政课更加生动鲜活,富有说服力和感染力。

    与会教师就如何将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有效融入课堂教学展开了热烈讨论。大家一致认为,思政课教学必须紧跟党的理论创新步伐,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将宏大抽象的理论阐述转化为学生易于理解、乐于接受的教学内容。特别是要结合不同专业学生的未来职业和发展路径,引导学生在专业学习和未来岗位上自觉践行全会精神,强化责任担当。

    德法教研室主任韦静在总结中表示,本次集体备课通过聚焦重大主题的问题链设计和最新理论成果的有机融入,实现了教学内容的深度挖掘和教学方法的创新探索。今后持续推进此类紧跟形势、贴近实际的教研活动,不断提升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针对性和亲和力,切实引导青年学生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凝聚起奋进新征程的青春力量。

    此次集体备课深化了教师对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的理解,通过问题链教学法的探索与实践,明确了教学目标,丰富了教学资源,拓展了教学思路为提升思政课堂育人实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供了有力支撑。与会教师纷纷表示,将把备课会的研讨成果积极转化为实际教学成效,引导青年学生深刻领会全会精神,坚定“四个自信”,在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实践中贡献青春力量。

    (撰稿:金孙磊 一审:金孙磊 二审:韦静 三审:蒋强军)